A-A+

从修殿节到光明节

2009年01月08日 未分类 暂无评论 阅读 1 次
摘要:

『在耶路撒冷有修殿节,是冬天的时候。耶稣在殿里所罗门的廊下行走。犹太人围著他说:你叫我们犹疑不定到几时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的告诉我们!耶稣回答说:我已经告诉你们,你们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为我作见证。』(约十22-25)

『在耶路撒冷有修殿节,是冬天的时候。耶稣在殿里所罗门的廊下行走。犹太人围著他说:你叫我们犹疑不定到几时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的告诉我们!耶稣回答说:我已经告诉你们,你们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为我作见证。』(约十22-25) 

每年十二月的圣诞节是普天同庆的日子,但犹太人到今日仍对主耶稣抱持拒绝的态度,与二千年前无异(约十25)。所以圣诞节对犹太人而言并无意义,他们也不感兴趣。犹太人虽然不庆祝圣诞节,但在每年与圣诞节相若的日子,郤有另一个节期,那就是圣经中的修殿节(约十22)。

修殿节的源起

修殿节在主耶稣的时代已经存在,并且明言是在冬天的时候。修殿节的来源虽未记在圣经中,但在历史中可以清楚稽考得到。原来在两约中间的时代,犹太人被希腊人所统治。当西流基的安提亚古四世污濊圣殿之后,便激起犹太人极度的不满。犹太人在大祭司马他提亚和他五个儿子(号称五虎将)帅领之下起而抵抗,结果在势孤力单的情况下,竟能击退强大的希腊人,开创一个新局面。当他们收复圣殿,修葺一番,加以洁净,准备恢复献祭的时候,才发觉希腊人弄污了圣殿中的圣橄榄油,只留下一瓶圣油完封不动,上面仍有大祭司的印记。犹太人用那瓶圣油燃亮圣所中的金灯台,但担心金灯台很快便会熄灭,因为一瓶圣油通常只够燃点一天。预备新的圣油,单程须花四天,来回至少要八天。然而神迹出现了,金灯台不单在第二天没有熄灭,并且一连八天都大放光明,直至新油备妥,一切问题便解决了。犹太人目睹一切,咸认为神迹出现,是神悦纳他们新建国度的具体明证。因此以后的世代,犹太人都在冬天守节,定名为修殿节。

修殿节的名称

『修殿节』的希伯来名称叫做HANUKKAH(哈努卡),直译是『人们到了二十五日不再忧虑敌人骚扰』。这二十五日并非新历十二月的二十五日,而是犹太历基斯流月的二十五日。哈努卡有时在新历十二月初,有时候差不多与圣诞节假期重叠。一连八天。哈努卡共有八天乃纪念两约中间神迹发生的那八天。一连八天,犹太人家家户户都燃点灯台。由第一天燃点两支烛光开始,以后每天添加一支烛光,到第八天便共有九支烛光。圣殿中的金灯台( MENORAH )只有七支灯盏,不够八天的添加,所以犹太人新创一种有九支灯盏的灯台,称为『哈努卡灯』。九支灯盏的排列次序不一,款式千变万化,但必有一支灯盏高出其他八盏少许,称为『头灯』 HEAD LIGHT,用以象徵原本可燃烧一天的那支烛光。其他八盏象徵神迹发生的八天。

修殿节演变为光明节

修殿节期间的八天,犹太人在家中、在房顶上、在行人道旁、在会堂里、在酒店内、在任何可放置的地方,都摆设『哈努卡灯』,就像基督徒摆设圣诞树一样。『哈努卡灯』有小至可掌握的,有大至高达数层楼的,有用橄榄油燃亮的,有用电力发光的,式式俱备,目不暇给。

节期第一天,先有两支烛光,以后每日添加一支,灯台愈见明亮。到节期的最后一天,全国情绪沸腾,众人都聚集到会堂或酒店内,参加燃点最后一支灯盏的仪式。庄严的仪式过后,众人大大欢欣地感恩赞美,载歌载舞。由於节期的高潮是到处燃亮的灯台,所以修殿节又称为『光明节』,或称『众光节』。

光明节的属灵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拉屠杀六百万犹太人。在纳粹集中营的岁月中,犹太人仍冒著生命危险去燃点『哈努卡灯』。『哈努卡灯』不单是光明节的圣火,更是犹太人心中的圣火,代表他们祖宗千百年来的信心,深信神必复兴他们的国家,正如在他在两约中间所施的神迹。果然,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以色列宣布独立。神真的在二十世纪行了一个极大的神迹。

自主独立后的以色列,更加重视『光明节』。『光明节』变成犹太人地道的『感恩节』,与美国的『感恩节』异曲同弓,互相辉映。光明节期间,每家都从窗户透射出『哈努卡灯』的光辉,使人联想起圣殿的窗户都是内宽外窄的,为的是叫殿内金灯台的光能尽量散发出去,使更多人能领受圣火的光照。

今天的犹太人在『光明节』的日子都奉行一个很有意义的传统,惟一可惜的是他们忽略了主耶稣以圣殿比喻自己的身体,并且忘记了主耶稣是世上的真光,以致今日仍在那里等候弥赛亚的降临。反观基督徒在圣诞节唱圣诞诗时,是何等的有盼望,因为救主已经降生,他是弥赛亚。在唱到『景星照亮』的时候,内心是何等的光明!

原来基督徒不单有『感恩节』,更有真正的『光明节』,那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圣诞节』!

2009年01月04日 14:35  来源:神州学人   

    2007年12月4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可对于身处以色列的我来说,却亲眼目睹了一个与上帝神迹相关的盛大节日,并且走进以色列人的生活,去感受和体验属于他们的宗教情结,以及寓于其中的人情冷暖。

  哈努卡节(Hanukkah),又名光复节、净殿节、灯节。既为了纪念犹太历史上著名的马加比起义,也为纪念上帝在犹太人危难时创造的奇迹。哈努卡节自12月4日开始,延续8天。哈努卡节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不仅在这个节日中重温上帝的伟大与博爱,也享受专属于哈努卡节的美食,欢唱哈努卡节歌曲,并且将快乐传递给亲人和朋友。

  每逢哈努卡节时,犹太人家和犹太教会堂都要摆上九杈灯台,上面最高的一杈或者是中间的一枝称为“shamash”,意为“仆人”,专门用于点亮其它蜡烛。节日的第一天点燃一只,以后每天增加一只,直到第8天全部点亮。仍然有很多正统犹太教徒使用油灯而非蜡烛。为了遵循左右平等的原则,显示上帝九杈灯台无处不在,蜡烛从右向左插上,点灯时却从左边第一只开始。

  我在以色列的住所是学校的公寓,因此很幸运地与9位以色列女孩成为室友,她们的家族多移民自东欧,其中几个女孩就出生于以色列,此外,也有女孩来自西欧、南美和亚洲的犹太人家庭。哈努卡节第一天晚上,女孩们的兴致都很高。蜡烛和烛台早已准备就绪,苏莩咖尼亚作为哈努卡节的传统点心在这一天销售量剧增,女孩们甚至为此多次奔走于面包店与宿舍之间。10点的时候,她们开始了正式的活动,首先一起唱哈努卡的节日歌曲,面带着笑容,击掌打着节拍,在歌声中用放在烛台最中间的蜡烛点燃左边第一只。学校外的公寓是供非正统犹太教学生居住的,而校内的公寓只让正统犹太教徒居住。然而,即使在这个接近世俗化的犹太人宿舍中,我仍然能感觉她们的热情和真诚。看见微微闪烁的烛光映于她们年轻的脸庞,我不禁感慨,属于犹太人内心共同的信仰与情愫能维系千年,大概能从她们贯穿热情和执着的传统中找寻到一些答案吧。可见,各种与宗教相关的节日文化已成为继承犹太传统的重要载体之一。此后,我的体会不断地加深。在最后一天的时候,女孩们点燃了所有的蜡烛,我有幸被邀请参加活动,她们甚至执意让我点燃了最后的两只,还拍着手兴高采烈地说:“Sandy,你现在也是犹太人了!”

  此后,我们一起品尝了她们辛苦买回的苏莩咖尼亚,它是一种面包,中国人常常叫它“甜甜圈”,由于哈努卡节的一切都与油相关,因此在制作时加入了较多的油,中间还加有果酱或巧克力夹心,外表还要裹上糖末。柔软美味,当然也很油腻。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舍友莉奥娃,一个来自法国的甜美女孩,邀请我在哈努卡节的第二天到她们家作客。

  莉奥娃的家在另一个小镇上,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欧筛宁。还在汽车上,我已经被这个小镇的清新、祥和打动。由于这里大部分地区是自1989年新拓建的,因此规划得很好,无论从宏观到细节,都蕴涵着统一的元素,色调也非常和谐。从盘山路望下去,整齐划一的花园洋房依次排开,全是红顶白墙,背景是湛蓝的天空和缥缈的云朵,因此,那些房子似乎都在惬意地晒着太阳,甚至扬着脸,眯着眼端详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

    作为纯粹的居住区,小镇的人很少,人们上班要到其他有产业的地区,比如特拉维夫。作为电气工程师,莉奥娃的姐夫每天要花费超过4个小时赶到远在海法的公司去上班。和中国很多城市相同,适合居住的地区,自然存在其他条件的限制,比如说购物和孩子入学等问题。莉奥娃说,即使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里仍然让人爱不释手。谁说不是呢?四周是干净整齐的别墅,有着鲜艳而和谐的色彩,有着纯净的天空和宁静的生活。而各家花园里逐渐茁壮的树木和花朵纷纷从墙内探出了头,仰视蓝天,芬香四溢,为本来整齐划一的街道增添了缤纷的色彩,愈加美丽。

  在回家的路上我还邂逅了一座纯白色的犹太会堂,得以第一次走进它。多数犹太会堂的建筑都是巴西利卡式的长方形,外观比较简单,完全不能够与基督教教堂相提并论,从罗马式到罗曼式,从哥特式到巴洛克,很多基督教堂都反应了同时代建筑的最高水平,犹太会堂的不起眼和俭朴当然与犹太人在历史上一贯的遭遇相关。今天的这座犹太会堂外观很大方,比我在书上看到的要精致,当然,莉奥娃告诉我这座会堂很小,在巴黎,如今已有非常壮观和漂亮的犹太会堂。但当我步入其中,仍然赞叹——布局简洁,却透着庄重;颜色和谐却丝毫没有轻薄之感;间架很高,分楼下、楼上两层,楼下的主厅供男教徒使用,楼上简陋的小厅则归女教徒使用。

  在大厅内,我发现一面铜色的墙,中间是用红色灯泡燃起的烛台,四周全是类似平行四边形的铜牌,上面都刻有一支蜡烛,而燃起的火苗则是由红色的灯泡代替,莉奥娃向我解释说,大多数会堂都有这样一面墙,每一个平行四边形上都刻有一个故去的人的名字和生卒日期。逝者的亲属在犹太会堂买下其中一块后,红色的蜡烛(小灯泡)将被点亮,寄托着家人对逝去亲人的永恒怀念。莉奥娃的家人在巴黎也购有一块块缅怀亲人的“烛光墙”,因为这些亲人多为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屠杀而没有遗留下任何东西的犹太人。我不禁为那些逝去的灵魂找到了寄托和归宿而感到安慰。

  莉奥娃的家掩映在几棵柠檬树下,现在正是柠檬成熟的季节,满树黄橙橙的柠檬摇摇欲坠,清香扑鼻。进门后看到的是热情的姐姐盖莉茨和甜甜熟睡宝宝,轻轻的音乐响着“哈努卡,哈努卡……”这是一首以色列人熟悉的动听儿歌。

  下午,姐妹俩的任务就是为聚会准备所有的甜点,全部亲手制作,我也第一次目睹了巧克力蛋糕、苏莩咖尼亚、星型小饼干和苹果派制作的全过程。姐妹俩边做边聊天,甚至还要打电话回巴黎向母亲讨教。这样的手艺与亲情交融的甜点自有难以形容的滋味,即使你只是看着和听着。

  4个月大的宝宝醒了,盖莉茨请求我帮助照看,她才能安心工作,我欣然答应。让她们意想不到的是,整个下午,宝贝都和我相处得非常好,他乖乖地躺在我的怀抱里,要么东张西望,要么就在我的怀里安静地休息,最后甚至在我的怀里睡着了。姐妹俩都说,今天他实在太安静了,没想到你居然整个下午都让他这么乖,不可思议!莉奥娃夸张地说:“他居然有了一个新阿姨就把我这个亲阿姨忘记了!我想,他爱你。”

    直到7点,甜点才准备就绪,宝宝的爸爸也下班回来了。风尘仆仆的他还来不及歇口气,就抱起宝宝好好端详,使劲亲吻,他知道在家照顾孩子是很辛苦的事情,因此,尽管他在路上奔波了2个小时,进门后仍然主动分担家务,并且完全代替盖莉茨来照顾孩子,我看到了那种相互体恤和分担生活担子的责任感和爱。

  继承了法国人热爱生活并且热情好客的特点,她们对于细节非常在意,我看着盖莉茨接连换了3个盛巧克力蛋糕的盘子,直到她感到满意。同时,在客人到来之前,她们全体都要洗浴更衣,连宝宝都要换上漂亮的新衣服。

  8点左右,亲戚和朋友陆续到来,他们一起唱歌,并点燃哈努卡的蜡烛,之后一起举杯祝贺,并品尝姐妹俩精心准备的甜点。我第一次尝到朋友亲手制作的巧克力,外皮酥脆,内心柔软如泥,入口即化,没有夸张的甜味,属于巧克力的货真价实的、原汁原味的、质朴的香甜沁人心脾,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巧克力。

  甜点过后,是他们传统的节目——玩陀螺。如今,陀螺的制作工艺进步了,不再是木头做的,而且玩法也随之更新,在旋转中将陀螺从大到小叠加起来,这种游戏在中国也常见。在以色列,这是属于哈努卡的一个传统,孩子们都要聚在一起玩耍,看着他们相互打闹,或是为对方叠加起来的陀螺鼓掌欢呼时,我不禁跃跃欲试。

  莉奥娃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哥哥,四人都在安逸而温馨的家庭中长大。如今,长兄在巴黎,二哥在美国,两姐妹在以色列。家中墙上挂有他们各个年龄阶段的合影,每一张皆能让你感受到这种亲密无间和相互间长长的想念。

  第二天和她一起回学校,出门的时候她硬是从柠檬树上给我摘了很多新鲜的柠檬带回宿舍,她母亲每年都要从这里带20公斤柠檬回巴黎,分发给亲朋好友,不是因为巴黎买不到柠檬,而是因为这是在以色列,在自己家的柠檬树上收获的果实,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莉奥娃的父母亲都是巴黎的老师,在巴黎他们的生活很好,不仅能提前退休(50岁),她上大学也是完全免费的,而且在巴黎有她从小到大的朋友。然而,她仍然选择回以色列上大学,即使要缴付高额的学费。因为她从内心认为自己与以色列有着特殊的联系,这种联系似乎贯穿在她的血脉之中。她要和姐姐一样,从巴黎回到以色列,嫁给犹太人,并且定居在以色列。

  同时,她也告诉我,哈努卡节来作客的亲戚曾多年没有联系,后来偶然联系上了,却并不够亲密,如今,每逢哈努卡这样的节日,她们就会相聚,在节日的欢快气氛中,家人之间的亲情也像节日当中流淌的音乐与美食一样,让人心情畅快,幸福充盈。

  在莉奥娃家度过的这一天,我的耳畔一直围绕着专属于哈努卡的儿歌,这些歌曲传承了多长时间我并不知道,但是,从来参加聚会的人中,我能看出,无论老少,从儿时就对这些歌曲耳熟能详。如果说以前凝结犹太人最主要的力量是宗教,那么经历近2000年的岁月沧桑后,他们当中的一些已经疏离了犹太教,但是,那些发端于宗教或者与之有关的节日文化却依然鲜活在他们的心中,成为维系他们的重要纽带。这些节日都有特殊而丰富的文化,有独特的专属饮食、专属音乐、专属习俗,甚至是专属的娱乐活动,这些节日将犹太人的大家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们从共同的歌声、祝福声和拥抱中汲取生活的力量。

  结束了我的哈努卡之旅,脑海中仍反复播放着关于它的片断,在轮流点上蜡烛并齐声高歌的那些瞬间,他们的目光带着笑意,暖意辗转流淌,熠熠生辉。(陈曦) 

给我留言

Copyright © 浩然东方 保留所有权利.   Theme  Ality 0703274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