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裁缝几乎要失业,而年轻女孩基本无一人会做衣服。
而当年不同,裁缝还是很多的,家里的主妇通常都会做一些裁缝手艺。
为啥会这样?
当年主要是发布票,普通老百姓家买了布以后,或者自己做衣服,或者请裁缝做成衣服。
请裁缝要花钱,当事人收入太低,哪里有什么现钱。
所以,主妇会做衣服就可以节省一笔开支,这又逐步变为必须具备的技能。
当年会裁缝手艺的妇女很多,而城市妇女很多会织毛衣。
电影《北京人在纽约》中,女主角郭燕就是凭借会织毛衣的手艺,刚去美国就找到一个工作。
然而,妇女做衣服来说,有没有缝纫机差别是巨大的,后者可以提高数倍的效率。
让今天女孩不可思议的是:当年很多女孩憧憬的结婚必备物品,竟然就有缝纫机。
而缝纫机的价格,绝对不便宜,甚至可以说非常昂贵。
“飞人牌”缝纫机的价格,高达120元人民币,而学徒工一个月才18元工资!
另外,缝纫机还不是说有钱就可以买了,还要有缝纫机票才行,这也是国家配给的票据。
价格不菲,但缝纫机绝对真材实料,质量好的没话说。
萨沙家里就有一台缝纫机,是80年代初期购买的,一直到现在都可以正常使用,30多年质量都杠杠的。
三转一响中,其他的几件基本都是男方准备。
而缝纫机很多是比较阔绰家庭姑娘的陪嫁。
当年的女孩子要是能够带着一台缝纫机嫁过去,脸上还是相当有面子的。一来说明女方家条件不错,二来说明女方会做衣服,是个心灵手巧的贤惠女孩。